【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三】常德白马湖公园:城市“绿心”绽放新魅力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 杨亮 时间:2025-09-23 17:47:18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沿着穿紫河游船航线前行,常德河街、德国小镇、丁玲公园等景点依次呈现,而白马湖文化公园恰如一颗镶嵌在这条“金腰带”上的明珠。
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普通的水域,如今已成为集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和运动健身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公园。
白马湖公园的历史底蕴可追溯至千年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今常德)时,曾写下《采菱行》描绘当地风光:“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这首诗不仅生动记录了当时白马湖一带的民俗风情,也让这片水域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园设计者巧妙地将这一历史元素融入景观。在龙港路进入公园的区域,游客可以看到刘禹锡主题雕塑,再现了《采菱行》中描绘的场景。雕塑附近,有“刘司马”骑马望向湖中采菱女的形象,采菱女乘着菱桶划到菱叶深处,仿佛让人穿越回千年前的白马湖。
2010年8月,白马湖文化公园正式动工建设。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紧张施工,这个聚现代科技与人文尚品,揽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与广场长廊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公园基本竣工。公园地处柳叶大道以南,白马湖以北区域,总占地面积达625亩。
白马湖文化公园的设计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契合现代美学观念及功能价值需求。参与公园部分设计工作的常德市建筑勘测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龚建兵评价:“公园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景观,都是一件至精至美的艺术品。
公园自北向南形成三大功能区。北侧为文化展示区,坐落着“三馆”“三中心”两大师级公益建筑和德舞、德善两大广场。八骏奔腾雕塑竖立在德舞广场,为公园标志性建筑。
中间为湖滨休闲区,水域驳岸培植有1万余平方米的水生植物,连接南北两岸的公园三桥以及湘西北最大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也位于此区。
南侧为自然游憩区,以植物观赏为主。这里的万株桃树争红斗艳,50余品种颜色各异,配以各类景观小品,成为市民踏青休闲必游之地。
公园内的桥梁设计别具匠心。位于东侧的梦得桥造型新颖;公园中央的虹桥长120米,桥面呈S线形,钢塔倾斜,与斜拉索组成一个帆状,寓意“扬帆起航”;西侧的风荷桥,采用“虎踞龙盘”方案,桥身略呈波浪形,红白相间,倒映在水面上分外好看。
如今的白马湖公园,已成为常德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无论是晴天的早晨还是夜幕降临后,公园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随着常德城市的不断发展,白马湖文化公园这片城市“绿心”将继续发挥它的魅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休闲体验,成为常德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三】常德白马湖公园:城市“绿心”绽放新魅力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二】2010年常德经开区如何改写城市发展格局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一】2008年常德基建投资的破局之路 五个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一】常德人常去的屈原公园:藏着诗意与生活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湖南中烟常德基地是怎样赋能常德发展的?关键影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九】2003的诗词之约藏在常德诗墙的烟火里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常德穿紫河:从“捂鼻走”到“打卡地”,到底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七】常德师范学院更名湖南文理学院:七个核心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