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9-11 08:58:55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孤峰塔,屹立在湖南省常德市沅水东畔的德山孤峰岭上,拔地而起,成为常德市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是闻名遐迩的常德十景之一。

孤峰塔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楚望亭,因刘禹锡的《楚望赋》而得名,一度成为德山“游观之最”。此后,它历经多次改名,从“江山平原”到“云深”,每一次变迁都有着独特的缘由。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湖广学政董其昌等人登上峰顶,商议在此建塔,认为可镇守德山风土之气,惠及沅水下游。最终在万历三十五年,石塔建成,初名“文峰塔”,寓意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与北岸笔架城遥相呼应。

这座塔此后又历经风雨,饱经沧桑。清乾隆十一年,因年久失修,在知府董思恭和武陵县令翁运标的支持下得以修复,旁边还建起了善德书院,加固了江堤,当时人们将塔称为“翁公塔”。光绪八年,孤峰塔再次迎来修建。然而,1969年它不幸被拆毁,如今我们看到的孤峰塔是1988年在原塔基上重建的。新建的孤峰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与老塔相比,更加雄伟壮观,乳白的塔身,新增的琉璃黄瓦与八面风铃,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吹过,清脆的铃声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

一进入公园,就像踏入了一个天然大氧吧,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四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便能逐渐看到孤峰塔的身影,它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洗礼的长者,静静地俯瞰着沅水和常德城。

登上孤峰塔,眼前豁然开朗,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沅水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淌,河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波光粼粼;远处的常德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现代都市的繁华与眼前的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塔内墙壁上刻满了诗词歌赋和精美的壁画,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能深刻感受到古人对这座塔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若想收获最佳的游览体验,清晨或傍晚时分前往是个不错的选择。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塔身上,熠熠生辉,此时的孤峰塔仿佛被赋予了生机与活力;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与孤峰塔相互映衬,美不胜收,随便一拍都是大片,为你的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孤峰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来到常德的游客。它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处不容错过的宝藏之地。下次来常德,不妨登上孤峰塔,感受它的魅力,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编后语:孤峰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常德文化的根。它见证了常德的历史变迁,从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到如今的繁荣都市,孤峰塔始终屹立不倒,承载着常德人的故乡情结。你打卡过了吗?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常德古今风华 孤峰塔 历史守望 现代化 常德文化 常德名片 民生在线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美年大健康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松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