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二】2010年常德经开区如何改写城市发展格局 四个问题为你解答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9-23 10:48:37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2010年6月,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这一跨越性突破为常德按下发展“加速键”,从经济活力到城市格局均迎来深刻变革。这场升级究竟如何重塑常德发展轨迹?我们通过关键问题逐一探寻。
一、升级国家级经开区后,常德招商引资能力有何提升?
升级带来的政策红利与平台优势,让常德招商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此前2008年园区仅60个工业项目,升级后一年内企业总数便超200家,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后续更持续吸引中小微企业集聚,到2017年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为常德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市场主体活力。
二、对常德产业结构优化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它让常德产业从“单点发展”向“集群培育”迈进。装备制造产业此前已有基础,升级后加速向高端化转型,三一重工从混凝土设备拓展至风电设备生产;电子信息产业虽处于培育阶段,但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设立,为后续80余家相关企业集聚、形成摄像头等细分产业链埋下伏笔,逐步改变常德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三、在民生就业领域,此次升级带来了哪些实际效益?
企业集聚直接带动就业岗位扩容,园区从早期的零散岗位,发展到能为周边居民提供数千个工业就业机会,涵盖生产、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园区配套的道路、商业设施逐步完善,让德山片区居民生活便利性大幅提高,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四、对常德城市空间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升级前德山片区仅是省级园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升级后,园区加大道路、管网等基建投入,推动德山片区从工业集中区向城市化片区转型,逐步拉近与常德主城区的空间联系,拓展了常德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为城市向西扩容奠定重要基础。
从经济活力到产业升级,从民生改善到城市扩容,常德经开区升级国家级的影响贯穿城市发展各维度。它不仅让常德在区域竞争中站稳脚跟,更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引擎,为后续常德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筑牢了根基。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三】常德白马湖公园:城市“绿心”绽放新魅力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二】2010年常德经开区如何改写城市发展格局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一】2008年常德基建投资的破局之路 五个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一】常德人常去的屈原公园:藏着诗意与生活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湖南中烟常德基地是怎样赋能常德发展的?关键影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九】2003的诗词之约藏在常德诗墙的烟火里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常德穿紫河:从“捂鼻走”到“打卡地”,到底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七】常德师范学院更名湖南文理学院:七个核心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