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老校到省级示范,给常德带来了哪些变化?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9-12 09:24:21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一、一中的“老底子”有多厚?
常德一中的历史要从1902年说起,那时候叫“常德府官立中学堂”,是湘西北头一批新式学堂。老一辈都知道,1953年它就成了全省最早的四所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挂上“省重点中学”铜匾时,多少家长挤破头想把小孩送进去。
这所百年老校还藏着光荣的红色记忆。早年叫“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时,林伯渠就在这里成立“新知学社”议论国事。1922年初,学生们偷偷组织了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传看《共产党宣言》,办《震西》墙报宣传革命思想。同年6月诞生了湘西北首个团组织,1923年春天又成立中共常德支部,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摇篮”。粟裕大将当年就在这里读进步书刊,走上革命道路。
二、2002年大喜事,为什么能评上“省级示范”?
2002年常德一中评上全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这在当时是教育界的大新闻。能评上全靠硬实力:招生从不“掐尖”,只招城区学生;三成以上老师是高级职称,还有几位“特级教师”压阵;校园绿化占了近一半,实验室都是最高标准,学生做实验能“二人一组”不打架。
三、给常德教育带来的好处——不止一中变好。
一中当上示范校后,像“荷叶包菱角,个个想出头”,带动全市高中进步:市里前后花了近30亿搞建设,临澧一中2002年花2亿搬新校区,汉寿一中2022年新校区投了6亿多;带头规矩招生不抢生源,2008年起全市严禁乱招生,在全省都是头一批;桃源、汉寿等县一中跟着搞“指标到校”,把50%-90%名额分给农村初中,农村娃上好高中的机会多了。
四、这示范校的价值在哪?
常德一中这百年路,就像“熬糖打豆腐,各是各的师傅”。从早年播撒革命火种,到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校,这所学校不光是教育标杆,更给常德教育装了“发动机”。
现在看来,这牌子不光是荣誉,更是责任——让常德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教育,让城市因教育更有底气。这才是最实在的价值,对吧?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七】常德师范学院更名湖南文理学院:七个核心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六】1970年常德电力网 终结煤油灯时代的乡村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七】笔架城:触摸斑驳城墙,聆听时光里的老城回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六】科技馆如何把高冷科学变成全民乐园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五】告别盘山难:1998年618次绿皮车开跑长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五】城壕湾: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生活奔去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四】春潮涌动:1992年常德国企的改革新生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四】常德大小河街:从烟火记忆到文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