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二】曾德山:常德会战五进五出的百岁抗战老兵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7-11 14:20:21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1914年,曾德山出生在湖南常德安乡一个普通农家。谁也想不到,这个农家青年日后会亲历湖南战场的烽火硝烟,在刺刀见红的战场五进五出,最终以百岁高龄见证民族的胜利与复兴。

1940年,26岁的曾德山被“抓壮丁”入伍,加入第九战区宪兵18团,肩负起保卫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重任。在枪林弹雨中,他先后参加了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平江前线与日寇殊死搏斗。

1941年,他调任99军197师军需上士,转战湘阴白水站。这位“粮草官”的职责看似远离前线,但1943年的腥风血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鄂西会战中,他所在连队在厂窖与日军白刃相接,战友成片倒下。同年冬的常德会战,他在汉寿沧港的巷战中五进五出,从沧港一直血战到牛鼻滩。全连官兵牺牲过半,鲜血染红了沅江水。

1944年,曾德山加入18军战炮连。在1945年湘西会战的火烧山阵地上,全连仅凭一门47毫米平射炮扼守要道。当炮火最后一次沉寂,他等来了永生难忘的命令——开赴长沙接受日军投降。这位从常德泥泞战壕中走出的农家子弟,终于昂首站在了受降台上。

曾德山的故事在安乡老家口口相传。2016年,他的事迹被抗日战争纪念网永久收录;上海市常德商会连续多年组织“寻找抗战老兵”行动,让曾德山们最后的岁月感受到社会的温度。当我们翻开泛黄的档案,那场五进五出的沧港血战、长沙受降时的挺立身姿、百岁之际的庄重军礼,都在诉说一个民族永不褪色的记忆。

如今的曾家庄,孩子们放学后总爱围着亭里的老照片打转。去年村里搞红色研学,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特意回来当讲解员,用直播讲曾德山的故事,评论区里满是“向英雄致敬” 的留言。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 常德古今风华 曾德山 常德会战 百岁抗战老兵 常德 民生在线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美年大健康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松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