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今风华之一】常德人都爱听的丝弦!00后听了都上头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6-21 08:35:07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在常德,有句老话说“三天不听丝弦调,走路都打飘”。只要你逛过河街的鸳鸯走马楼,准能撞见这样的热闹场面:台上演员拿着圆扇边唱边跳,拖着韵味十足的“咿儿哟”,台下大爷大妈跟着摇头晃脑打拍子,小娃娃踮着脚扒栏杆,连过路的游客都忍不住掏出手机录视频。
这火了几百年的“常德丝弦”,说白了就是咱常德人的“本地说唱”。明朝那会儿,全国各地流行唱小曲儿,传到常德后,咱祖辈愣是把它变成了带着麻辣味儿的本土艺术。用常德方言唱,再配上扬琴叮咚响、琵琶“哗哗”拨,那曲调软和得像钵子菜里的炖萝卜,越品越有滋味。2006 年,它还被国家点名,成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一辈人最爱听《王婆骂鸡》,讲的是邻里趣事;《宝玉哭灵》唱得人眼泪汪汪;还有《昭君出塞》,把历史故事唱得荡气回肠。新中国成立后,丝弦也跟着“赶时髦”,《新事多》《夸货郎》这些新歌,唱的都是咱老百姓身边事儿,当年收音机里天天放,大街小巷都在哼。
如今走在常德街头,茶馆里、公园里,时不时就能听见丝弦调飘出来。这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早就成了常德人的文化。下次路过河街,记得停下脚步听两嗓子,保准让你爱上这带着烟火气的老腔调!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 常德古今风华 常德丝弦 烟火常德 非遗新声 大小河街 常德文化 民生在线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六】许国璋:死守常德门户的“铁血硬汉”
- ·【常德百件事之六】常德城下的硝烟 1928年第六次毁城之劫
- ·【常德古今风华之五】柴意新:常德烽火里的不屈忠魂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彭士量:不打退日军绝不后退一步!
- ·【常德百件事之五】徐溶熙苏维埃,湘西北第一个“咱穷人的政府”
- ·【常德百件事之四】沅澧惊雷:文甲起义打响湘西北第一枪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常德高腔:从田间吆喝到非遗舞台,一嗓帮腔惊艳
- ·【常德百件事之三】1926年袁祖铭叛乱烧到常德 战火里常德人骨头
- ·【常德古今风华之二】船工号子:过滩全靠吼,船板抖三抖
- ·【常德百件事之二】常德支部那盏油灯硬是亮 烧红了湘北半边天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一】常德人都爱听的丝弦!00后听了都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