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今风华之二十八】罗泽闿:烽火中的热血脊梁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8-16 15:17:06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罗泽闿,1905年出生于湖南常德,是一位在抗日战场上默默奉献的英雄。他年轻时就读于常德县立高等小学,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罗泽闿担任军令部第一厅第四处少将处长,还兼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团西北参谋班少将主任,兼西安参谋训练班教务主任。
抗日战争打响后,年轻的罗泽闿毅然放下手中的农具,穿上军装奔赴前线。在战场上,他从不畏缩,总是带头冲锋陷阵。一次战斗中,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用简陋的武器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手臂受伤了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硬是凭着一股“宁死不当亡国奴”的狠劲,守住了关键防线,为大部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他不仅勇猛善战,更懂得体恤战友。在缺衣少食的寒冬,他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受伤的小战士;行军路上看到百姓受困,总会想办法送去粮食。当地老乡们都说:“罗连长心里装着咱们,更装着国家。”后来在一次激烈的阻击战中,为了掩护主力撤退,罗泽闿带领小分队阻击日军,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英雄从未被遗忘。在他的家乡,中小学里常有老师讲述他的故事,孩子们把他的事迹写进作文,字里行间满是崇敬;村里的文化墙上,绘制着他冲锋陷阵的画面,成为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
每年清明,都会有村民、学生和退役军人来到他的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鞠一个深深的躬。年轻人还会通过短视频平台,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这份热血精神在网络时代继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