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七】常德“城市血管”的智慧革命:地下管廊如何让城市更聪明?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邓婷昀 时间:2025-10-07 11:48:08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2016年,当许多城市还在为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问题头疼时,常德已经悄然开启了一场地下空间的静默革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与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这根深埋地下的“城市血管”,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运行方式。
什么是地下综合管廊?它为何被称为“城市血管”?
想象一下,城市地下的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各种管线,不再各自为政、杂乱无章,而是整齐有序地安置在一个共同的地下隧道空间——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它如同人体的血管系统,有序分布、高效输送着城市运转所需的各类能源和信息,是维持城市活力的生命线。
常德为何要在2016年推进这一项目?
2016年是国家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关键年。常德作为中等城市的代表,面临着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新城建设需求迫切的双重挑战。传统管线埋设方式导致道路反复开挖,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市民生活。综合管廊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智慧解决方案。
常德的管廊建设有什么特色?
独特之处在于,从规划伊始就将管廊与智慧城市试点紧密结合。这不仅是在地下的物理空间整合,更是数据与智能的深度融合。管廊内布设了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及设备运行状态,打造了会“呼吸”、能“感知”的地下生命体。
这种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建设初期的资金投入和不同管线单位的协调工作。常德创新采用了“统一规划、分段实施、多元投资”的策略,既保障了项目推进,又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政府成立专门协调机构,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了管线单位的共建共享。
综合管廊给常德带来了哪些变化?
最直观的是城市道路不再“开膛破肚”,天空也不再被蜘蛛网般的线缆分割。更深层的是,城市应急能力显著提升,管线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定位和修复。此外,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能源流向的精准监控,为城市节能降耗提供了数据支撑。
常德经验的未来展望如何?
为中等规模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随着5G、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未来的常德管廊将不仅仅是管线通道,更可能进化成为城市数据的采集神经末梢,为城市大脑提供实时地下数据,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城市精细化管理。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七】常德“城市血管”的智慧革命:地下管廊如何让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六】那年,这座城悄悄做了两件大事,改变了你我的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五】常德试点之后:城市变好了,关咱老百姓啥事?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四】常德“三改四化”:五个问题解码核心疑问 看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六】澧县城头山,六千年前的古城与稻田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三】从“广德医院”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百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五】常德画墙:沅江岸边的艺术长廊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四】常德滨湖公园:城中碧玉,几代人的记忆档案
-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三】常德白马湖公园:城市“绿心”绽放新魅力
- ·【常德百件事之四十二】2010年常德经开区如何改写城市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