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三】外资首入常德:1988年的发展新篇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9-01 11:21:54

编者按:说起咱常德,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烟火气十足。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今天,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

1988年的常德,空气里满是新鲜气息——改革的春风正吹遍城市街巷。这一年,常德被正式列为湖南省对外开放城市,并启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消息,迅速传遍城市各个角落:从机关单位到工厂车间,从城区街头到周边村镇,成为当时人们热议的话题。

彼时的常德已褪去旧容,显露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征:主干道旁既有低矮砖瓦房,新建的两层民居与小型建筑也日渐增多;国营商店仍是主要供应渠道,货架物品整齐但种类有限,偶尔出现的南方特色商品总能吸引目光;城区道路上,卡车、自行车是主流交通工具,为数不多的摩托车驶过,常会引来路人关注。

“对外开放”政策落地后,常德发展节奏明显加快。经开区选址城郊农田荒地,很快迎来建设热潮:推土机、挖掘机陆续进驻,机器轰鸣声打破宁静。建设者们顶着烈日施工,汗水浸透工装仍干劲十足,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首批外资企业入驻成了焦点。因市民对外资企业认知尚浅,不少人特意前往开发区周边探访。首家入驻的外资企业以生产电子元件为主,厂房建成后,招聘信息吸引大量求职者,既有应届学生,也有国营厂技术工人。当生产线调试运转,电子元件有序输出时,现场围观者纷纷赞叹。

对外开放不仅带来经济机遇,也悄然改变市民生活:城区出现新潮服饰店,商场商品种类渐丰,部分市民尝试个体经营,街边小摊增多。开发区内,办公楼、宿舍楼陆续建成,公交线路也延伸至此。傍晚时分,开发区路灯亮起,下班工人结伴走出厂区,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回望1988年,这是常德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常德主动对接外部机遇;正是首批外资企业落地,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虽城市面貌已巨变,但1988年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精神,早已植根于常德的城市基因,持续推动这座城市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吴思奇] 标签:常德百件事 外资首入常德 1988年 发展新篇 常德 民生在线关注
声明:欢迎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民生在线”和作者姓名。如若违反,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16372203@qq.com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美年大健康
松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