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5月9日——历史上的今天(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国加入《南极条约》、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盛宣怀接受四国贷款、我国研制成首台国产回旋加速器)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吴思奇 时间:2025-05-09 08:53:28

在98年前的今天,1915年5月9日 (农历三月廿六),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最后通牒,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

自中日谈判“二十一条”起,中方不断泄露谈判内容,以期触动各有关协约国,让它们给日方施加压力。但各协约国担心日本与德国议和,同时顾及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对日本的行为并不加干涉,只是通过国际压力,迫使日本删去了对各国有威胁的内容。

因失去列强支持,又在日本政府支持帝制的利诱下,袁世凯同意接受“二十一条”。8日下午,袁世凯在总统府召集会议,各政府大员均迎合袁世凯的意见,仅段祺瑞表示要以武力相抗,但袁世凯以国力未足,加以拒绝。

25日,中方代表陆征祥和日方代表日置益在北京签订了“中日条约”和换文。

在袁政府接受最后通牒的消息一经传出,群情激愤,举国认为是奇耻大辱。各城市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上海各界召开国民大会,到会数万人,一致表示拒日到底。各地青年学生尤为悲愤,有的愤而自杀,有的断指写血书,有的要求入伍,请缨杀敌。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北京各学校学生议决,每日课余诵最后通牒一遍,以示不忘国耻。

接着,汉口、镇江、汉阳、福州等地,相继发生反日运动。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会,庆祝日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当地学生和商民怒不可遏,群起捣毁日本商店。

5月24日,上海国民对日同志会等团体在城内九亩地新舞台召开国民大会,“征集众意电请中央停止签字”,到会者七八千人。郑汝成派军警到现场镇压。大会代表至制造局表达众意,要求电达“政府毁约力争”,又被拘押营仓。次日,仍在九亩地召开大会,郑汝成再派军警前往“弹压禁阻”。


1983年5月9日 (农历三月廿七),我国加入《南极条约》。

南极,这个曾经被人们称作是地球尽头的地方,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块大陆。虽然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史已经有几千年了,但是人们对南极大陆的认识却只是近160多年以来的事。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许多航海家为了寻找南极大陆,曾经作了种种尝试,先后在亚南极发现了不少岛屿,但并未真正到达南极大陆。

1821年,美国人约翰·戴维斯乘船在南极半岛北端的休斯湾登陆,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从此开始了人类对南极大陆内地的探险活动。1911年和1912年,挪威人和英国人也先后到达了地理南极,从此,人类对南极大陆内部的探险活动便全面展开了。1957年至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南极探险考察活动达到了高潮,这标志着国际合作研究南极的开始。当时,有12个国家的大约5000名科学家参加了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67个研究基地,这一年,人们第一次在南极大陆内部建立了全年研究站,进行气象学、冰川学、地质学、地球物理、生物学、医学和资源等综合性考察。此后每年有上千名科学家在南极进行越冬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现已初步探明,南极大陆蕴藏有丰富的铁、煤、铜、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另外,南大洋中的海洋生物资源蕴藏量非常可观,尤其是营养丰富的高蛋白动物南极磷虾是蕴藏量最大的生物资源。人们把南大洋誉为人类未来的动物蛋白仓库。1958年,由12个国家代表组成了南极考察科学委员会,并于1959年12月1日,在美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

进入80年代后,我国也派出许多勘察团对南极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1983年5月9日,我国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这以后,我国对南极的考察研究更加频繁。1984年年底,在南极正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在102年前的今天,1911年5月9日 (农历四月十一),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盛宣怀接受四国贷款。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路收归国有,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商办的干路由国家收回。消息传出,全国震动。

收归国有的铁路线包括:北京至汉口的京汉线、汉口至广州的粤汉线、北京经张家口至恰克图的京恰线、北京经齐齐哈尔至珲春的东干线和成都至汉口的川汉线。其中,川汉铁路从1903年起,经四川绅民极力争取,至1907年经清廷批准改为商办。到1909年,川路集股总额达白银1170多万两,其宜昌至万县段已经动工。粤汉铁路修筑权则在湖南、湖北、广东绅民争取下,于1905年从美国全兴公司购回,此后,3省绅民大举筹款,并开始自筑。

全国铁路的商办潮流,显然有碍列强在华利益,各国一再对清政府施加压力,指责其“纵容百姓,专与外国人为难”,使“中国前途叵测”。清政府中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为代表的一批新洋官僚,亦鼓吹借债筑路“为我国第一救亡政策”,并开始策划先将铁路国有,再借债筑路。

5月20日,盛宣怀与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正式签订《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借款1000万英镑(先付600万英镑),两湖厘金盐税作担作。合同规定,粤汉路用英国总工程师,川汉路用美国和德国总工程师,4国银行团享有该2路修筑权和2路延长继续投资的优先权。

清廷此举,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地局势更为激荡不安,绅民开始直批清廷卖国。四川民众指出:“此次以路抵款,是政府全力夺自百姓而送与外人。”广东民众则斥责:“铁路国有,失储信天下。”“路亡国亡,政府虽欲卖国,我粤人断不能卖国。”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亦批评清廷“举吾国之国权、路权,一畀之四国”,将引来“内乱外患、不可思议之大祸”。

全国各地集会频仍,清廷政策遭到广泛谴责。


1996年5月9日 (农历三月廿二),我国研制成首台国产回旋加速器。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回旋加速器,1996年5月9日通过了国家计委的验收。这表明我国的回旋加速器研制技术跨进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当天验收的“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及生产中、短寿命同位素装置”,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的。

据了解,加速器研制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是一个竞争的重点。而加速器生产的缺中子同位素,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业,在核反应堆里是生产不出来的。运用缺中子同位素诊断和治疗疾病,又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国使用的缺中子同位素及其制品或药品,大多依赖进口。然而,缺中子同位素的寿命较短,加上国际竞争激烈,我国的进口缺中子同位素受到制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1988年开始这项研制工作。研究人员独创了磁场的三维计算方法,超过先进工作掌握的二维计算技术。研制的回旋加速器的生产能力比同类产品高5倍。参加验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加速器专家陈佳洱说,这套装置具有“流强高、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起点高和尺寸斜的特点。在试运行一年多时间里,生产出钴57、铊201、镓67、铟111、锗68、镉109和氟18等7种放射性同位素。有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医院使用,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达到国际先进国家水平。令人欣喜的是,有的同位素已经出口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第一个用加速器批量生产和供应放射性同位素的基地已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立。

[责任编辑:吴思奇] 标签:5月9日 历史上的今天 袁世凯 南极条约 铁路国有 民生在线常德
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美年大健康
松果装饰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