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杜万红的故事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3-27 11:11:22
中国军人的精神特质“爱国、忠诚、奉献、牺牲”。中国退伍军人的本色:军人风采、铁血荣光、精神领航、坚守初心。从这几行金灿灿的文字里,我们读懂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湖南常德市法治建设研究会会长、常德商事调解中心主任杜万红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退伍军人。
当兵的时候,杜万红在部队除了完成各项训练工作任务,还利用平时加强政治学习,部队也给予多次锻炼机会,那是1996年的冬天,在一次学习革命前辈、部队与学校开展联谊活动中,几位学生天性贪玩,擅自活动,不小心走进正在建设的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红色纪念地景区。由于没有完全竣工,学生进山后不熟悉环境,加上山区大雾看不清道路,一脚踏空,三位学生掉进峡谷。正在附近的杜万红得知后,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摸进峡谷,找到了已经摔晕过去的三位学生,一一将他们背出山口,送到地方医院救治,家长来后,他不留名的转身离开……
2000年,杜万红光荣退伍,从部队到地方,他放弃当时安置分配到公安系统工作的机会,选择自主择业,随下海潮到了南方城市,目睹了当时打工人员受到的各种欺负,南下的几年中,他边工作边进修学习法律知识,因为他懂得,帮人维权必须要懂法律知识。杜万红刻苦自学,完成了法律专业、管理专业等多门学科的进修。
2008年的年底回乡途中,从广州到湖南京广高速段大雪封路,他积极参与送温暖活动,为受阻的群众送食品。2003年,非典病毒蔓延,他自掏腰包,购买新鲜蔬菜、水果送给家乡抗疫抗灾的一线民警,以及暂被封城的群众。
回到家乡后,他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湖南江海法律服务有限公司”和“常德市法治建设研究会”。特别是法治建设研究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法治建设方面的调研,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元方式,发放问卷1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67份;举办座谈会28场,3000位企业代表参与;实地走访企业达50家。为家乡法治建设建言献策,被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广为称赞。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三年中,杜万红积极投身公益捐助,自费或组织义务捐赠活动多次,送水、送食品、送口罩到抗疫一线,累计捐助款项数万元,用他自己的话说:“退伍军人也是军人,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军人的战场……。”
榜样是有影响力的。在杜万红的带动下,常德市的复退军人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法治建设的公益活动。近几年来,常德市民的法治意识显著提升:95%的企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并将其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其中,70%的企业设立专门法务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68%的企业在法治建设方面收获成果,如合同纠纷减少、合规风险降低、企业形象不断提升。
在杜万红的带领下,常德市法治建设研究会深入开展企业法治建设调研,实时掌握企业法治建设动态,为企业提供精准法治指导。凭借专业优势,无论是企业内部法务部门建设,还是企业公司法律顾问聘请,常德市法治建设研究会都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前不久,杜万红和他的研究会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企业化解矛盾,解决了2例比较复杂的法律难题:
案例一:常德市汉寿县的企业老板蔡某某,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汉,他前些年在湘西保靖县与人合伙投资了“保靖云鼎国际酒店”,因为股东之间的不良竞争,受人排挤,蔡老板因年岁已高,身体欠佳,被迫隐退老家休养,后面强占酒店的股东因管理不善和市场问题,使得酒店债台高筑,后来在家休养的蔡老板收到法院传票才知内情,自己出钱投资的酒店,不但没有收到回报,反而沾上了扯皮官司。但事隔多年,内情不知,更不知如何维权,经人介绍他找到杜万红请求帮助,杜会长接到此案后,自己开车跑到湘西,从上到下的求助领导,深入酒店调查内情,前前后后十多次走访湘西,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湘西司法部门的协助下,终于为当事人讨回了公道。
案例二:常德高新区一家民营砖厂,因工人上班时不慎造成工伤事故,一点小伤,当事人狮子大开口,要求砖厂赔偿几十万元。新冠疫情之后的企业本就面临倒闭,加上近几年建筑市场的滑坡,砖厂的效益年年亏损,哪里赔得起这样的“无理要求”。杜万红接案后,为其倒垫律师费,多次走访砖厂工人,了解情况后,进行协调,可对方当事人不依不饶,请个“江湖律师”采用多次诉讼、仲裁等手段,要求高额赔偿。杜万红和研究会针对此案,实事求是地调研应诉,通过几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与审理,降至合情合理合法的赔偿标准,最终,对方当事人不得不在双方认可的“三八线”上签字。
相关链接:
杜万红,70后帅哥,北京某部退役军人、湖南江海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德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志愿者(听证员)、常德市法学会会员、常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常德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直属分会会员、继承延安红色革命精神和学雷锋精神常德站联络人、常德市司法局监督员、常德市法治建设研究会会长(商事调解中心主任)。杜万红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文/图 尔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民生在线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