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历史上的今天(人类首次热气球旅行、爱迪生宣布发明留声机、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首都奠基、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4-11-21 08:38:30

1783年11月21日 人类首次热气球旅行

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热气球飞行先驱罗泽发明了一种热气球,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热气球专家卡梅隆20年前对之进行了改进。 今天被环球飞行家们广泛使用的热气球均采用两层气囊,里面的气囊是一个氦气气球,两层气囊之间填充空气,下方安置燃烧器。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氦气气囊一直保持一定的浮力。除此之外,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对两层气囊的空气进行加热,产生浮力;晚上再打开燃烧器加热空气。这样可以节省燃料,非常适合于长距离飞行。


1877年11月21日 爱迪生宣布发明留声机

留声机(Phonograph)是一种放音装置,其声音储存在以声学方法在唱片(圆盘)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内。唱片置于转台上,在唱针之下旋转。留声机于1888年由美国发明家伯利那(E.Berliner,1851-1929)首先演示,后来逐渐取代了筒式留声机,因为唱片能比较方便地大量复制,放音时间也比大多数筒形录音介质长。


1984年11月21日 世界上第一个南极婴儿诞生

1984年11月21日,一个智利婴儿在南极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南极大陆诞生的婴儿。这个新生儿名叫胡安·巴勃罗·卡马乔·马蒂诺,体重3.78公斤,身长50厘米。母亲分娩正常,母子身体健康。

在婴儿出生之前,智利空军专门派出一个由三名医生和两名助产士组成的医疗队前往南极进行护理。此后2月,智利有6户人家共18口人移居南极洲。他们将在那里居住两年,然后由别外六户人家替换。


1984年11月21日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首都奠基

1984年11月21日,以宣传中华民族科技成就、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的新型社会教育场所——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首都破土动工。邓小平、聂荣臻为该馆题了字。姚依林、周培源和科技馆筹委会主任茅以升等出席奠基礼。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基本任务是举办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展览,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反映国内外最新科技成就;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开展多种培训讲座活动;开展国内外科技馆间的交流活动,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发展。

早在1958年,中国科技馆就被列入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后因财政问题暂时停建。1978年,茅以升等几十位科学家重新提出建馆建议。这个科学技术馆坐落在首都北中轴路和北三环路交汇路口西北侧,总占地面积106亩,馆区总建筑面积为52000千平方米。全馆计划分两期建成,预计第一期工程到1987年完成。每天约可接待观众7000人次。


1987年11月21日 欧洲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在三星期之内由地面控制站导入西非海岸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轨道定点,预定在1988年2月1日开始正式工作。卫星重2080公斤,高2.3米,长2.4米,宽1.6米,是西德邮电部委托6家欧洲宇航和通讯公司制造的,寿命9年。这颗卫星是西欧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其容量是迄今为止的广播通讯卫星的20倍。它的发射使观众可以直接接收4套附加电视节目和16套立体声广播节目。


2002年11月21日 我国独立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

2002年11月21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宣布: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所承担的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任务,使我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贡献率达10%。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独立完成的最大的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精确测序。

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于1998年,由政府和其它公共资金支持,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起并承担了这项庞大的科研任务。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11月21日 历史上的今天 热气球旅行 爱迪生 留声机 科学技术馆 民生在线
声明:注本文转载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民生在线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
发表日期:2015/01/22 18:03民生在线网友: 127.0.0.1

留言内容....

回复:留言回复...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松果装饰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图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