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历史上的今天(金兀术兵陷临安、日军在山东成山头登陆、日美双方《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科学家揭开黑猩猩不能说话之谜)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1-19 08:30:08
1130年1月19日 金兀术兵陷临安
1130年10月,金兀术的军队分两路渡过长江,连破建康等重要城镇,直逼杭州。宋高宗从杭州出逃,经越州转明州、定州,转乘船南逃,避难于台州、温州之间的沿海各地。金兀术的军队紧追不舍,先后攻破了明州。杭州、越州。
1130年1月19日金军攻陷杭州。金兀术团骑兵不习惯于舟船,更不识水性,无法继续再追袭宋高宗。同时,金军在浙水沿岸,又被严州的乡兵击败于桐庐县的牛山下。所以金几术诡称“搜山检海”已毕,在杭州等地大肆掳掠一番后北返。
1895年1月19日 日军在山东成山头登陆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东沟海战,我国虽损失了五艘军舰,但敌方的12艘军舰中也有六艘受了重创,其中被拖回日本的三艘有两艘沉没,第四艘旗舰松岛号也无法修理,不得不退出了战舰序列。可见日军的损失也不轻。然而李鸿章却有意夸大黄海海战的损失,提出“保船避战”的方针,命令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企图保存实力,以拖到战争的结束。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东端,是一个形势险要的海防要塞。港口呈半圆形,刘公岛、日岛横列在威海湾口,形成海上的天然屏障。海岸和岛上有17座炮台,160多门大炮。根据当时形势,只要坚持抵抗,主动出击,完全可以同日军决一胜负。可是李鸿章的“保船”命令,使北洋舰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895年1月19日,不敢正面进攻威海卫的日本侵略者仍然采用攻打旅顺那样的战法,派遣侵略军在山东半岛的成山头登陆,企图进而包抄后路,从背后进犯威海卫,以消灭困守在港内的北洋海军。当时日军2万,驻守在成山头的清军只有四百人。而被李鸿章“保船”命令束缚的北洋海军,只能缩在威海卫,老老实实地等待日军一步步从背后逼进。
1917年1月19日 波斯王去世其子继承王位
1907年1月19日黄昏太阳刚刚落下,德黑兰殿后宫所有的大门都关闭了,正式表明54岁的去世。波斯人民尚未得到通知。
这位开通的领袖大大推进了他父亲开始实行的自由化政策,如设立议会,编制宪法和计划为女性居民开设学校等。他的王位由他的儿子继承。
1960年1月19日 日美双方《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又称《新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干事同盟条约。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
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
1986年1月19日 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国访问胜利结束
1986年1月19日,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国访问胜利结束。1985年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32号导弹驱逐舰和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友好访问编队,在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从上海吴淞军港起航,应邀赴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南亚三国访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组建以来,首次派舰出国访问,也是海军军舰首航印度洋。这次编队出访,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万多海里,历时65天。
1996年1月19日 科学家揭开黑猩猩不能说话之谜
1996年1月,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呵痒时也会笑,在笑的同时还呼吸,听上去就像链锯开动的声音,而人类在讲话或笑时呼吸是暂时停止的,这是因为人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发声有关的各部分隔膜和肌肉。科学家认为,能否讲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人类能讲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这就揭开了黑猩猩不能讲话之谜。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6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常德籍选手张亮为中国赛艇队再添一张北
- ·6月17日——历史上的今天(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中共对美、蒋方
- ·6月16日——历史上的今天(亨利·福特成立汽车公司、全国学联成立
- ·6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首次横越大西洋连续飞行成功、宋庆龄发
- ·6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诞辰、义和团运
- ·6月12日——历史上的今天(菲律宾独立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
- ·6月11日——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同文馆成立、戊戌变法开始、陈独秀
- ·6月10日——历史上的今天(西摩率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川滇黔战争
- ·6月9日——历史上的今天(唐胥铁路铺轨、《中法新约》签订、冀中八
- ·6月8日——历史上的今天(唐岛之战发生、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
- ·6月7日——历史上的今天(梁启超《立宪法议》发表、第一艘货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