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戏曲科普 | 常德汉剧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沅澧人文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2-08-27 17:47:58

常德汉剧是湖南境内一个较为古老的地方剧种,历史上一般称“常德戏”、“沅河戏”。它以常德、桃源、汉寿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怀化、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自明万历年间始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兼有高腔、弹腔、昆曲三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曾称“常德湘剧”、“常德汉剧”。为了尊重其独自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区别与湖北汉剧,彰显剧种特色,1986年12月,曾申请定名为“武陵戏”,后因多方面因素仍复称为“常德汉剧”。2006年常德汉剧之“常德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时设置“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

本剧种初起时吸收元杂剧,并以明代江西弋阳腔和本地民间曲调融合而成常德高腔,早在明永乐年间,其演唱活动就十分活跃,至万历年间遍及城乡,颇为兴盛。清末,常德府城逐渐形成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名班”,曾将本剧种的艺术水平和传播范围一度推向到一个历史高峰,对本剧种文化的发展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常德高腔既是一种古老的戏剧演唱形式,更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旧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调板(曲牌)”,“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说,但大量剧目失传,牌名遗忘。高腔有“流水”(滚唱)和帮腔,腔流结合,有人声帮腔和唢呐帮腔两种形式。帮腔与沅水流域的船夫号子和扎排号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除地方方言外,还融合着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等。

新中国成立后,濒于失传的高腔重获新生。在曾华春、肖福生、李福祥、邱吉彩、李少先、龚锦云、彭玲等一代代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常德高腔这朵艺术瑰宝焕发生机,光彩夺目。“文革”之后,《发霉的钞票》《芙蓉女》获得湖南省演出一等奖和演出百场万元奖。进入新世纪,新编历史剧《紫苏传》在湖南省首届戏剧艺术节上获得四个金奖,青年演员彭玲因扮演紫苏一角获得“梅花奖”。新编历史剧《孟姜女》在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上获得“田汉大奖”。李少先、龚锦云被文化部确定为常德高腔国家级传承人。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戏曲 科普 常德汉剧 起源 发展 民生在线
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民生在线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
发表日期:2015/01/22 18:03民生在线网友: 127.0.0.1

留言内容....

回复:留言回复...

义祥红木
发宅风水
海贸国际
松果装饰
汇美整形
湖南永洁建材有限公司(恒洁卫浴)
诚鑫

点击排行